1.书名:《五行大义今注》
作者:梁湘润
2.书名:《五行大义白话全解》
译者:刘鸿玉 刘炳琳
D
五行大义这本书怎么样?五行相生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。 五行大义的文献价值其中:经部:《周易》类14种,《尚书》类6种,《诗经》类6种,《礼》类12种,《乐》类3种,《春秋》类5种,《孝经》类2种,《论语》类5种,谶纬类28种,经解类6种,小学类13种;史部:正史类13种,杂史类10种,职官类2种,杂传类3种,地理类4种;子部:儒家类9种,道家类7种,法家类2种,杂家类11种,农家类2种,小说类1种,天文类3种,兵书类2种,五行类5种,杂艺术类1种,类事类2种,医术类4种;集部:集类4种,其他类4种。所引文献共4部,30类,173种。在这些被徵引的书目中,有目存文佚的古籍,如《三礼义宗》、《黄帝九宫经》、《河图》、《星图》、《乐纬》、《龟经》(以上俱见《隋志》)等;大量的则是不见于今本的佚文和异文。如《帝系谱》、《相书》、《太玄经》等,《太平御览》虽有引用,但文句有很大的出入。另如宋氏《易》、《尚书大传》、蔡邕《月令章句》、翼奉《齐诗学》、《礼三正记》、《五经通义》、《春秋释例》、《太康地记》、《三五历纪》、《甘公新经》、《石氏天官》、《六艺论》、《五经析疑》、《圣证论》、《字书》、《帝王世纪》、《尸子》、《文子》、《桓子》、《新论》、《物理论》以及各种纬书的零散文句,虽大多已收入清朝学者的辑佚类著作中,但还有不少为《五行大义》所独有。 我想拜入正一派,想寻一位师傅,在家修行,主修想学道学,道德经及五行大义等需要一位师傅帮助学习。不用寻找,其实真正的师傅你是你自己,修行有这种想法就坚持,因为你必将成为“师傅” 谁知道有精通奇门和大六壬的吗?我是研究奇门和大六壬的。《易》乃我国四书五经中,五经之首,要学习易学,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明白的,希望你仔细看我的回复。 要学易,必须先知道以下三点。 1,万事德为先。精通卜筮之人,知天地变换,晓人事莫测,无所不通。如若用使用易占害人于暗昧之中,其后果不堪设想! 2,学易者,当留有口德。这就是业障之说。易占,是以天下五行生克规律为基础,解释世间变化规律的预测学。如果你用卜筮事先知道了这个规律,并且帮助别人逃过劫难,那么别人所要承受的劫难,就会转移到你身上去。简单说,你打破了这个别人五行生克的正常规律,那么,你打破这个规律,让别人得福,你是要负责的,用现在“科学”的话来讲,就是能量场的转换。所以学了易之后,该说的说,不该说的,千万不要说,这样会影响到你和你家人的幸福。 3,谦虚。《易经》六十四卦中,有一《谦》卦,你可以去研究一下。学易之后,切勿以自己知天地人事之变换,就骄傲自大,这个是最忌讳的。学易之人,理当谦虚,这样才能相互学习,互相帮助。当今易学界有种很坏的风气,就是 易者相轻。你看不起我,我看不起你。。。唉,这样下去,则离大道远矣。 好,知道了这三条后,再谈如何学易。 易是易,易占是易占。你可以去研究《易》中哲学的一面,也可以研究《易》中卜筮的一面。 如果研究易学哲学的一面,可以多读《白话周易》,理解 卦辞,爻辞,象辞和彖辞,从这些里面,悟出人事间的道理。在这期间,可以结核《易经》的《说卦传》同时看。看完这些之后,可以看看《五行大义》。如果看了这些,对阴阳变化感兴趣,可以看看〈黄帝内经〉。 如果想学卜,也就是说想学习预测,那要做的事就又不一样了。注意,《易》的本质,就是一本卜书。 学卜, 我首先推荐一本扫盲书-----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写的《易经杂说》。 这本书会告诉你,易的历史,易的用处,什么是八卦,什么是干支,什么是五行,什么叫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。。。 书的前半部分都是讲基础的,一定要看! 等你明白了这些之后,就要选一门适合你自己的占筮学。 门类很多,我大致给你说一下: 四柱八字-----根据生辰八字,利用天干和地支以神煞给人推命的,主要是看大运流年。(推荐看段建业老师的书,当然,古典籍最重要,古籍首推《滴天髓》,然后可以看《渊海子平》,或者《千里命稿》) 纳甲筮法-----就是大家一般说的“六爻”,为京房先生所创。此为大宗之法,知道你想得到的,都可以占,随时占。(推荐看王虎应老师的书入门。古籍我推荐几本必须看的,入门看野鹤老人的《增删卜易》,然后再看王洪绪先生的《卜筮正宗》。说句话您别生气,如果觉得估计看不明白,全是文言文看着烦,那就去买王虎应老师的《六爻预测自修宝典》。王老师的网站 相关内容
热门文章
推荐内容
|